让评委共同点赞的零碳建筑作品,到底有多厉害?

2021年11月05日

 

2021年10月29日,第十三届“远洋”探海者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特别项目—“筑·健未来”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在武汉东方境世界观圆满落幕。

 

 640.jpeg

 

本次竞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、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远洋集团共同发起,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承办,得到Foster+Partners建筑设计事务所、SOM建筑设计事务所、Stantec、柯路建筑设计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、法国圣戈班集团等众多伙伴的专业支持。从来自国内外100+高校、140+队伍脱颖而出的11支学生队伍同场竞技,角逐金奖作品。

 

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,远洋集团副总裁、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理事李泽生,远洋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、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理事邱向群,远洋集团华中开发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、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理事娄文华,远洋集团商业地产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赵文武,远洋集团总裁事务中心负责人、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英勇,远洋集团商业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吴凯生,远洋集团远洋研究院高级总监杨毅,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,圣戈班中国副总裁、轮值主席朱雨露,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监王伟琦,Foster+Partners 建筑设计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珮韵,从美国与我们连线的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总监朱岳和可持续及高性能设计总监 LUKE LEUNG等各知名机构和企业代表,以及同来自教育、公益等领域的专家和资深媒体一道共同担当“筑·健未来”建筑设计竞赛评委。

 

 640-1.jpeg

 

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…新的事业需要新的血液,需要肆意迸发的想象力。

 

策马扬鞭自奋蹄

新一代建筑设计起航,共绘“零碳建筑”蓝图

 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,把碳达峰、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。而在“30·60”双碳目标下,“零碳建筑”是房地产行业未来实现“碳中和”的最重要途径和方法,也是实现城市韧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一环。

 

640-2.jpeg

 

第十三届远洋“探海者”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特别项目-“筑·健未来”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,以武汉远洋里CITYLANE游客接待中心为设计标的。改变以往单纯建筑设计类赛题,突破性地以“零碳建筑”作为赛题展开竞赛。

 

 640-3.jpeg

武汉·远洋里效果图

 

远洋里位于武汉归元寺附近,其建筑设计秉承荆楚古建遗风,以开放式街区为核心,在这片开放、自由的城市空间里,历史与现代无缝对接。如何在具备游客中心使用功能、设计风格与大区相融合的同时,通过低碳材料、以及对自然风力、采光等的充分利用,依托于国家零碳建筑标准的详细计算,最终实现“零碳建筑”,需要多专业跨学科同学的组合共同参与,对同学们来说,确实是一次不小的挑战。

 

正如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英勇所说:我们聚焦“碳中和”这一新发展理念,倡导建筑、设计等专业学生能够凭借所学知识,融合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应用,启发同学们通过比赛作品描绘零碳建筑的未来蓝图,为我们呈现新时代青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。

 

 640-2.png

 

决赛现场,来自于建筑新老八校的传统代表队,以及新锐院校的莘莘学子同场竞技,角逐金、银、铜奖及优秀奖的归属。

 

 640-4.jpeg

 

最终,来自东南大学、中央美术学院、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同学组成的“都市缝合计划”小组,作品“无界织补 城市舞台——荆楚文脉传承与衍进下的远洋里零碳游客中心设计陈述方案”勇夺金奖。

  

640-3.png 

他们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基础上,以“织补”为设计概念,将零碳建筑与健康建筑体系进行有机耦合,并通过在地文脉传承赋予设计人文价值,在解决场地现实问题基础上,设计与整体街区肌理契合、风貌统一的本土化的“无界场域”。作品集成天斗转译屋顶、双层可开启幕墙、斗形引风通廊等低碳策略设计,通过合理的空间配置构建气候梯度,以空间组织本身实现对主要使用空间的环境调控;以及通过斗形文丘里管通风,建筑上下体量通过中庭贯通,激发热压自然通风等多重策略结合,提高主要功能区域的热稳定性。

 

640-5.jpeg 

银奖作品分别由来自浙江大学的“浙鱼在翻身”团队的作品“楚天绿野”,以及来自同济大学的“Ocarbon”团队的作品“山之阿”获得。

 

 640-6.jpeg


“楚天绿野”作品以玻璃幕墙、打通天井带来的超高屋顶、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出合适面积的天斗等为设计特色,将荆楚传统的建筑工艺,在现代技术的框架中加以更新,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能耗减少,实现“净零”。

 

640-4.png

 

“山之阿”作品取自“若有人兮山之阿”,建筑形态像山连绵推进,是人们休息落脚的地方,故名“山之阿”。作品将建筑本身变成巨大零碳建筑的展品,满足在零碳建筑技术层面的可视化,提出可观、可品、可玩三点构想。该团队创新性提出将实体墙面纳入到整个建筑水循环中,以及光伏发电三层玻璃等构想,以具有激发力的概念及细节创想获得评审的一致好评。

 

640-5.png 

大赛铜奖作品分别是“高台合院”、“远洋里·归零”以及“丛生”,同学们充满创意的建筑设计方案与零碳策略,带领我们一同去未来畅想。

 

 640-7.jpeg


此外,现场还产生了“低碳材料”金、银、铜奖以及《健康建筑青年认知度和需求状况调查》金奖、最佳传播奖等单项奖的最终获奖结果。

 

 640-8.jpeg

低碳材料金银铜奖

 640-9.jpeg

《健康建筑青年认知度和需求状况调查》金奖

 640-10.jpeg

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佳传播奖

 

同时,现场也产生“最佳组织高校”及“最佳组织教师”奖项,感谢学校与老师一如既往对实践奖的支持和指导。

 

 

640-6.png最佳组织教师奖

 640-7.png

最佳组织高校奖

 

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监王伟琦先生对各位同学作品表示肯定:从建筑设计和零碳的目标策略应用之中找到平衡点,这是莘莘学子包括未来建筑从业者都需要共同探索的道路。“零碳建筑”作为先锋性的项目,还应该考虑到对于公众和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信息传达意义。在运用低碳设计的建筑策略之时,更好地展现我们的建筑应用,让公众察觉到低碳建筑的设计和他们的生活是如此贴近。在新的科技浪潮中,在新的技术应用革命之中,将会有很多新的机会给到更广阔的人群和更多的探索者。未来的后浪们所做的探索也在激发前浪,共同推动整个社会与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。

 

 

11组选手各有所长,将11个 “零碳建筑”的未来蓝图带到我们眼前,也收获了青春努力的回报。

 640-15.jpeg

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对参赛同学做出寄语:现场11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视野开阔,理念先进。今天的终评现场展现了所有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:一是传承建筑文化,二是和谐建筑环境,三是探索低碳路径,四是美化室内空间,五是优化游客嬉戏,这些方面都放到一个完整的建筑里面,那么这个建筑无论是从质量上,还是从功能上,都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建筑。同时,陈会长更以峨眉山伏虎寺离垢园的设计勉励学子们,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创作过程当中,要坚持在承担各种建筑设计过程中,首先要研究从建筑本体上想办法,优化建筑环境,提高建筑品质,降低建筑能耗。

 

 640-16.jpeg

 

在场的全体同学受益匪浅,在赛后采访环节,纷纷表示对理论联系实际、学习与知识积累都有着极大的帮助。

 

640-17.jpeg 

远洋“探海者”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历时十三年,从成立之初便获得了教育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肯定,发展至今已成长为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五大公益IP之一。得益于一届又一届高校老师、同学的支持,实践奖已累计吸引全国104座城市117所高校的45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,是目前持续时间最长,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赛事之一。未来,实践奖将更专注于其特别项目“筑·健未来”建筑设计竞赛的开展,为推进城市健康、绿色可持续发展聚焦新一代青年力量,把白纸变成蓝图,把困难变为机遇,把方向走成道路。

 640-14.jpeg